重庆:乡村CEO中的“她”力量

“乡村CEO”全称“农业经理人”,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,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的熟悉农村、懂管理、会经营的新型专业人才。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,一批“80后”“90后”“00后”女性乡村CEO正走上岗位,她们热爱乡村、热爱家乡,带着新技术、新理念返乡扎根沃土,带着乡亲们增收致富,展现着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和力量。“90后”张海华是酉阳县麻旺镇光明村的一位乡村CEO,曾在北京创业的她回村后便带领村民,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村寨、民俗文化、自然景观等资源,探索出以“乡村旅游+研学+特色农产品销售”的共富乡村新路。图为3月5日,张海华(右)与当地村民一起打理民宿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3月6日,何权艳在村中走访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3月6日,何权艳在介绍“何家岩云服务平台”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3月6日,何权艳(左三)在村中的苗绣工坊与村民们制作苗绣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3月6日,何权艳(后排左三)在村中的苗绣工坊与村民们制作苗绣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3月6日,何权艳(右一)为来村参观的游客做讲解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3月6日,位于何家岩村内的临崖咖啡店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3月6日,刘海琼在制作咖啡。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3月6日,航拍何家岩村与当地的梯田风光。(无人机照片)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
Continue Reading重庆:乡村CEO中的“她”力量

云南昆明:游客”三多节” 沉浸式体验纳西族文化

3月8日,纳西族姑娘小伙带领游客打跳。当日,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景区举办纳西族传统三多节 活动,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,沉浸式感受纳西族文化魅力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3月8日,纳西族姑娘为游客献上精彩节目。当日,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景区举办纳西族传统三多节 活动,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,沉浸式感受纳西族文化魅力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3月8日,纳西族姑娘小伙为游客献上精彩节目。当日,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景区举办纳西族传统三多节 活动,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,沉浸式感受纳西族文化魅力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3月8日,纳西族小伙为游客带来精彩节目。当日,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景区举办纳西族传统三多节 活动,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,沉浸式感受纳西族文化魅力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3月8日,纳西族姑娘小伙为游客带来精彩节目。当日,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景区举办纳西族传统三多节 活动,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,沉浸式感受纳西族文化魅力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3月8日,纳西族姑娘小伙为游客献上精彩节目。当日,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景区举办纳西族传统三多节 活动,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,沉浸式感受纳西族文化魅力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3月8日,纳西族姑娘为游客献上精彩节目。当日,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景区举办纳西族传统三多节 活动,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,沉浸式感受纳西族文化魅力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3月8日,纳西族姑娘小伙迎接游客参与活动。当日,位于昆明市的云南民族村景区举办纳西族传统三多节 活动,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,沉浸式感受纳西族文化魅力。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
Continue Reading云南昆明:游客”三多节” 沉浸式体验纳西族文化

呼和浩特办招聘会 1.5万个岗位吸引求职者

3月8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求职者怀抱简历等待应聘岗位。当日,“才聚正北方 就业再启航”2025年共青团助力就业促进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。参与此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共500余家,包括上市公司、央企、国企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,提供岗位1.5万余个,众多求职者到场寻觅好工作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3月8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用工单位向求职者介绍岗位情况。当日,“才聚正北方 就业再启航”2025年共青团助力就业促进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。参与此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共500余家,包括上市公司、央企、国企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,提供岗位1.5万余个,众多求职者到场寻觅好工作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3月8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求职者在招聘会上相互交流。当日,“才聚正北方 就业再启航”2025年共青团助力就业促进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。参与此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共500余家,包括上市公司、央企、国企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,提供岗位1.5万余个,众多求职者到场寻觅好工作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3月8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主播线上介绍岗位信息。当日,“才聚正北方 就业再启航”2025年共青团助力就业促进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。参与此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共500余家,包括上市公司、央企、国企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,提供岗位1.5万余个,众多求职者到场寻觅好工作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3月8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一些妈妈求职者带着孩子了解岗位信息。当日,“才聚正北方 就业再启航”2025年共青团助力就业促进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。参与此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共500余家,包括上市公司、央企、国企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,提供岗位1.5万余个,众多求职者到场寻觅好工作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3月8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众多求职者等待入场招聘会。当日,“才聚正北方 就业再启航”2025年共青团助力就业促进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。参与此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共500余家,包括上市公司、央企、国企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,提供岗位1.5万余个,众多求职者到场寻觅好工作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3月8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求职者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。当日,“才聚正北方 就业再启航”2025年共青团助力就业促进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。参与此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共500余家,包括上市公司、央企、国企以及众多行业领军企业,提供岗位1.5万余个,众多求职者到场寻觅好工作。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
Continue Reading呼和浩特办招聘会 1.5万个岗位吸引求职者

【图片故事】樊阿姨的“无声小吃摊”

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一位顾客用手指向小吃摊菜单上自己需要的美食进行下单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 樊检检在摊位上制作美食时,用笑容回应顾客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7日,樊检检把食物递给顾客后,用手做了一个代表“感谢”的手语动作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 不少人在樊检检的小吃摊前选购美食。周围大学的学生们,是小吃摊的主要客流。不少学生买过一次后,觉得味道不错,又发现樊检检是一位听障人士,便会选择复购和推荐给身边的同学朋友们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樊检检从炸锅里夹起一块炸物检查是否炸好。樊检检很注重摊位的干净卫生,一闲下来就用抹布擦拭灶台,炸东西也会仔细观察是否熟透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樊检检(图左)笑着把美食递给顾客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樊检检往顾客已经挑选好的食材碗里增加食材。樊检检所售卖的炸物按碗计价,小碗10元人民币,大碗15元人民币,只要碗装得下,顾客夹多少都可以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樊检检(图右1)站在自己的小吃摊边。站在樊检检身旁的,是她的两位好友,他们也是听障人士,有空时就过来帮樊检检卖东西和带女儿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7日,樊检检在出租屋里准备出摊用的各类食材。她会把各类蔬菜挑拣并洗干净,然后切块裹上粉,最后用保鲜膜把一个个装满食材的盒子密封好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7日,樊检检在出租屋里挑拣蘑菇。用于油炸的各种蔬菜,都是樊检检每天从农贸市场买回的新鲜蔬菜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在没有顾客的空闲时间,樊检检带着自己的3岁女儿散步过马路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7日, 在没有顾客的空闲时间,樊检检给自己的3岁女儿喂香蕉吃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3月8日,是国际劳动妇女节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大学城里,有一个名为“樊阿姨炸蘑菇”的小吃摊。这是一个“无声小吃摊”——点餐全靠顾客手指菜单。摊主樊检检,是一位具有言语障碍的听障人士。樊检检的丈夫几年前因脑瘤不幸去世,在照顾丈夫期间,年龄尚小的女儿又因意外造成脑部受伤,无法正常生活。为了给女儿筹措治疗费用,樊检检一边摆小吃摊赚钱,一边带孩子看病。面对顾客,樊检检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,她经常一手伸出拇指,然后弯曲两下,向顾客做出手语中代表“感谢”一词的动作。樊检检表示,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早日康复。图为3月6日,在没有顾客的空闲时间,樊检检抱着自己的3岁女儿。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
Continue Reading【图片故事】樊阿姨的“无声小吃摊”